top of page
  • 作家相片陳相宇

【一文看懂】國會改革覆議案失敗,綠營如何透過釋憲應對?懶人包內容大公開!


國會改革覆議案背景


2024年5月28日,立法院三讀通過國會改革相關法案,包括《立法院職權行使法》修正案與《刑法》修正案。然而,行政院認為這些修法內容有窒礙難行之處,於6月6日提出覆議,並獲得總統賴清德核可後移請立法院覆議。


6月21日,立法院針對這兩項覆議案進行表決。在藍白陣營聯手下,兩項覆議案均以62票反對、51票贊成的結果遭到否決,覆議案未能通過。這是行政院歷年14次覆議中第5次失敗,也為國會改革爭議掀開新的一頁。


覆議案表決過程與結果


表決當天,立法院內外局勢緊張。國民黨立委自20日晚間開始輪班守候議場,確保21日順利進行投票。民進黨則呼籲不要有任何惡意杯葛行為。


表決採記名投票方式進行,全體113位立委均參與投票,包括立法院長韓國瑜。最終結果是:


- 《立法院職權行使法》覆議案:62票反對、51票贊成

- 《刑法》覆議案:62票反對、51票贊成


兩項覆議案均未獲通過,維持立法院原本三讀通過的版本。


各方反應與後續動向


1. 民進黨與行政院


覆議案遭否決後,民進黨立即表態將提起釋憲。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表示,將在最短時間內提出釋憲案與聲請暫時處分,以凍結法律效力。他強調"沒有悲觀的權利,也沒有放棄的權利"。


行政院發言人陳世凱則表示,對結果感到遺憾,但為支持者感到驕傲。行政院將在法律生效後提出釋憲。


2. 總統府


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表示,尊重行政院與民進黨團提出釋憲的決定。總統賴清德將在收到咨文後,審慎評估是否聲請釋憲。


3. 國民黨與民眾黨


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呼籲民進黨不要為了權力反對改革,並表示國民黨將持續舉辦說明會宣揚理念。


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則稱這是台灣民主歷史上的重要時刻,呼籲行政院接受立法院的決定。


4. 公民團體


支持覆議的公民團體表示將持續監督立委,並鼓勵公民與專家學者成為法庭之友參與釋憲。



綠營釋憲戰略解析


1. 四路並進的釋憲策略


民進黨計劃從多個管道提起釋憲,可能包括:


-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

- 行政院

- 總統府(待評估)

- 監察院


這種多管齊下的策略,創下台灣憲政史上的首例,顯示民進黨對這次釋憲的重視程度。


2. 釋憲理由與重點


民進黨釋憲的主要理由可能包括:


- 立法程序有重大瑕疵

- 修法內容違反權力分立原則

- 侵犯行政權與司法權

- 影響憲政體制的正常運作


3. 暫時處分的申請


除了釋憲,民進黨還計劃申請暫時處分,希望在釋憲結果出爐前,暫時凍結新通過的法律效力。這是一個具有時效性的策略,旨在防止法案在釋憲期間造成不可逆的影響。


4. 可能的時程


根據過往經驗,釋憲案從提出到大法官做出解釋,通常需要3到6個月的時間。但考慮到此案的重要性和複雜性,實際所需時間可能更長。


釋憲結果的潛在影響


1. 若釋憲成功


如果大法官做出有利於民進黨的解釋,可能導致:


- 新通過的法案被宣告違憲

- 要求立法院重新修法

- 確立某些憲政原則,影響未來類似爭議


2. 若釋憲失敗


如果大法官維持新法的合憲性,可能導致:


- 新法正式生效實施

- 國會權力擴大

- 行政權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


3. 對政治生態的影響


無論結果如何,這次釋憲案都可能對台灣的政治生態產生深遠影響:


- 重塑行政、立法、司法三權之間的關係

- 影響2026年地方大選的選情

- 成為未來憲政爭議的重要參考案例


各方後續動向預測


1. 民進黨


- 持續進行全台宣講活動,爭取民意支持

- 密切關注釋憲進程,適時調整策略

- 可能尋求其他政治或法律手段制衡在野黨


2. 國民黨與民眾黨


- 加強宣傳國會改革的必要性

- 準備應對可能的釋憲辯論

- 利用新法擴大國會權力,加強對行政部門的監督


3. 公民社會


- "青鳥行動"等公民團體可能持續舉辦集會活動

- 學者專家可能提供更多專業意見,參與釋憲過程

- 媒體將持續關注事態發展,影響公眾輿論


結語


國會改革覆議案的否決並非這場政治角力的終點,而是開啟了新的戰場。接下來的釋憲之戰,不僅關乎這次修法的命運,更可能影響台灣未來的憲政發展。無論結果如何,這場爭議都將成為台灣民主史上的重要一頁。


在這個過程中,各方都應該秉持理性、尊重法治、維護民主的精神,通過合法、和平的方式表達訴求。同時,公眾也應該持續關注事態發展,理性思考,為台灣的民主政治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。畢竟,一個健康的民主社會,需要每一位公民的積極參與和監督。

bottom of page